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史評類
載記類
史鈔類
金石類

识之未审故致辨论之多端自昔国家皆有国是国是
既定则邪正判而公道行国是不明则是非杂而人心
惑宋宰相 王曾
语谏官韩琦曰近见章疏所陈甚佳高
若讷多是择利范希文未免近名要须纯意为国家事
斯其谏论之良法欤夫天生人 (第 53b 页)
焚毁犹侈于帝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
于孝文之露台请俟海内平宁营之未晚诏褒纳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知制诰 王曾
乞罢营玉清昭应
宫疏曰臣伏闻朝廷设谏诤之官防政治之阙非其官
而言者盖表愚忠况当不讳之朝复忝非常之遇苟 (第 49a 页)
自是亦不复除授云(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
(书按司马光记闻云守信等皆以散官就第误矣 王曾/
笔录皆得其实今从之文辞则多取记闻稍增益以丁)
(谓谈录太祖与赵普之意但不欲守信等典禁军耳岂/不令守信 (第 17a 页)
 前开封府尹曹参军桑埙挝登闻鼓诉吏部条格前
后矛盾已当为望县令乃注中县诏集三署官议于尚

书省以埙所诉为是擢殿中丞埙维翰之子也
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戊子以质为太子
太傅溥为太子太保仁浦为左仆射皆罢政事先是宰
相见天子必命坐有大政事则面议之常从容赐茶而
退自馀号令除拜刑赏废置但入熟状画可降出即行
之唐及五代皆不改其制犹有坐而论道之遗意焉质
等自以前朝旧臣稍存形迹且惮上英武每事辄具劄
子进呈退即批所得圣旨而同列署字以志之尝言于

上曰如此则尽禀呈之方免妄误之失矣上从之由是
奏御寖多或至旰昃赐茶之礼寻废固弗暇于坐论矣
后遂为定式盖自质等始也(此据 王/曾
笔录)然质在相位所下
制敇未尝破律命刺史县令必以户口版籍为急使者
按民田及狱讼皆召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 (第 3a 页)
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
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会晏驾不果 (王曾
笔记云左藏北库即封桩库太宗改/名左藏北库后改名内藏库按内藏库实)
(分左藏北库为之非封桩库也而封桩库 (第 21a 页)
别改名景福/内库并属内藏疑 王曾
误矣封桩库但藏每岁国用羡)
(馀之数亦安得十数年间金帛遂如山乎金帛如山固/当是左藏北库盖僣伪储蓄并入 (第 21a 页)
左藏其北库金帛山)
(积宜也 王曾
云僣伪储蓄悉入封桩政缘误指左藏北/库即为封桩库耳又按宋敏求东京记云国初置景福)
(内库太平兴国三年改 …… (第 21a 页)
(即景福库与国史不同或敏求误所云封桩库则是真/宗时别以新衣库为之者非 王曾
所记太祖时封桩库)
(也别有景福殿库亦𨽻左藏既云别有又恐非太宗所/改景福内库矣然职官志载内藏库在银 (第 21b 页)
岁霖澍决溢为虑由斯观之其利安在然历)
(世寖远讵可猝图异日明哲之士开悟积惑言复曩/迹始信兹言之不谬此 王曾
等语今附张洎奏下)
丁卯上御朝元殿册皇太子陈列如元会之仪皇太子 (第 6a 页)
(为刘昌言按昌言罢枢密在蒙正罢相前三月蒙正罢/相时昌言已在襄州矣今皆改正之又田画记若水事)
(云 王曾
罢相章圣语若水若水愤而/出被道士服归嵩山此尤误今不取) 上居忧日对辅
臣于禁中每见吕端等必肃然拱揖不 (第 12b 页)
甲寅诏郑曹滑州今年秋税及去年逋租毋得科折
己未上亲试礼部举人得进士益都 王曾
以下三十八
人九经诸科百八十一人并赐及第以曾等五人为将
作监丞通判诸州馀及九经为大理评事知大县诸科 (第 19a 页)
判司簿尉先是贡举人集阙下者万四千五百六十二
人命吏部侍郎陈恕知贡举恕所取士甚少以 王曾

首及是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旧制试经科
复旧场第始议进退恕初试一场即按通否去留之以 (第 19a 页)
(记闻称和好成沆独忧盖因此事误也/沆死于七月十二月和好始成司马光)
(偶未考耳今从苏辙龙/川别志及 王曾
笔录)上雅敬沆尝问治道所宜先沆
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上问其人曰如 (第 25b 页)
始见上上因使至天雄督利用皆往其子当在贝州/或在它所安得随皓在卫南乎括又云和议定始改元)
(景德此则因 王曾
笔录之误改元既误它所称咸平六/年夏四月石普先得继忠书抑亦未可信也今并不取)
(括又为皓子牧志墓载皓事 …… (第 18a 页)
辛丑录契丹誓书颁河北河东诸州军始通和所致书
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 将作监丞王曾
言是与之亢
立失孰甚焉愿如其国号契丹足矣上嘉纳之然事已
行不果改(按两朝誓书册内有景德元年誓书本不知 …… (第 33a 页)
月乙丑载契丹誓书/其所称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誓书与此并同但有一)
(二字不同耳此誓书俱不称南北朝不/知 王曾
何故云事已行不果改当考)
壬寅诣启圣院谒太宗神御
癸卯命知制诰李宗谔杨亿直史馆陈彭年详定正辞
录因令 (第 34a 页)
日上谓辅臣曰近者诸州立功指挥使未
可别加迁擢皆特补本军都虞候旧无此职名盖权宜
加置若后有阙不可复补  将作监丞王曾
为著作郎 (第 25a 页)
印则三十千仍有沮议曰一本误则千百本误)
(沂公语之曰不令一字有误可矣自尔遵行/不改此据王皞百一编当附 王曾
当国时)
辛酉太常寺请自今四时遣太祝奉礼郎二员遍巡行
四郊诸坛斋宫有隳损则报寺整葺判寺官春秋躬视
从 …… (第 14b 页)
丁谓取户税条目及臣民所陈农田
利害编为书谓乃与户部副使崔端盐铁判官张若谷
度支判官崔曙乐黄目户部判官 王曾
参议删定成景
德农田敕五卷庚辰上之令雕印颁行民间咸以为便
(行农田敕民间使之据稽/古录当考其详崔曙未 (第 18a 页)
等擢绛为右正言竦为光禄寺丞竦德安人
承皓子也
甲戌以户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李维为兵部员外郎著
作郎直史馆 王曾
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孙仅皆为右正
言知制诰先是上谓宰臣曰李维 (第 24a 页)
王曾
孙仅文行可称
并宜召试翌日览所试曰曾颇得诏诰之体而书翰兼
美是其精勤不怠也因并命焉 (第 24a 页)
而已上曰若此则当黜者不啻万人矣典领之臣必须
审择晁迥兢畏当以委之周起 王曾
陈彭年皆可参预
拯曰封印卷首若朝廷遣官主之于理亦顺尤宜用素
有操守之人旦曰滕元晏于士大夫间少交游上曰 (第 23a 页)

当以朱巽代周起知举令起与元晏同掌封印事于是
命翰林学士晁迥知制诰朱巽 王曾
龙图阁待制陈彭
年同知贡举既受诏上谕以取士之意务在至公擢寒
畯有艺者又命监察御史严颖张士逊监贡院门都 (第 23a 页)
日上出晁迥已下诗序示王旦等因品题之以迥诗及
杨亿 王曾
序为优诏令别自缮写送放时论荣之
河北旱乙未遣使祠北岳
丙申入内供奉官郑志诚自茅山使还言至升州见黄
雀 …… (第 19a 页)
当顺时令上曰理固然乃降
是诏西染院使谢德权初预修宫德权患其劳役过甚
日与同职忿争不能制遂求罢 知制诰 王曾
上疏曰
臣伏闻朝廷设諌诤之官防政治之阙非其官而言者 …… (第 31a 页)
而弗恤也臣以为兴役动众尤系事机不可
不察也当使乡校之中豪奸之党无所开窃议之口则
微臣之望也天下之幸也 (王曾
疏在言行录不得月日/附见此当考曾疏有云功极) (第 35a 页)
细务颇轻险好进深诋参知政事冯拯之短而结宰相
弟旭使达意于旦以为助旦疾其丑行因力庇拯嗣宗
大恚知制诰 王曾
有从妹适孔冕家而闺门不睦曾从
东封因至冕家啜茗中毒得良药乃解事己暴露曾密
疏言方行大礼愿罢推究宰相亦 (第 22a 页)
以冕先师之裔将有
褒擢遂隐其事而嗣宗独谓曾诬陷冕惧反坐乃求寝
息会愆雨嗣宗请对言孔冕为 王曾
所讼傥朝旨鞫问 …… (第 22a 页)
对言去岁八月至今年十月不雨宿麦不登
及秋兖郓苦雨河溢害稼盖刑政有失致成灾沴因复
言孔冕冤枉播在人口而 王曾
尚居近班愿示黜退以
正朝典臣请露章以闻上谓王旦等曰曾实无罪若嗣
宗上章亦须裁处旦曰孔冕不善之迹甚众但 (第 23a 页)
递铺
出厩马增驿传递铺卒增置八千四百五十人
庚戍命翰林学士晁迥杨亿龙图阁学士杜镐直学士
陈彭年知制诰 王曾
与太常礼院详定祀汾阴仪注 (第 4a 页)
难不如因人足财丰之际下民轻资疾力而
成实兴利除害之大者也诏枢密直学士任中正龙图
阁直学士陈彭年知制诰 王曾
详定中正等上言详垂
所述颇为周悉所言起滑台而下派之为六则沿流就
下湍急难制恐水势聚而为一不能各依所导 (第 7b 页)
馀则火出盖火德之应请
建祠庙上曰此山有火因山名军其所由来旧矣宗政
妄言不可从也
己酉以主客郎中知制诰 王曾
为契丹国主生辰使宫
苑使荣州刺史高继勋副之屯田郎中兼侍御史知杂
事李士龙为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李馀 (第 4a 页)
粟塞下至钜万斛或言粟腐不可食朝廷遣使取视之
而粟不腐也 诏淮南州所给饥民糜粥俟麦登乃止
 判大理寺 王曾
言自咸平编敕后续降宣敕千一百
馀道及杂行者又三千六百馀道条件既众检视尤难
望遣官删定乃诏曾与翰林学士 …… (第 13a 页)
至是卒前荆湖北路转运使陈世卿言中象久左随父任
颇谙溪洞事故有是命 诏诸州有黄帝祠庙并加崇

辛巳命 翰林学士王曾
昭宣使韩守英勾当三班院代
孙奭窦神宝以稽滞使臣故也 诏广州知州给添支
钱自今以七十万为添支五十万为公 (第 22b 页)